俗人饮茶
作者:柴新文
一
俗人的字面解释是:1、庸俗的人;2、一般人,普通人;老百姓,民众;3、佛教、道教中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荀子·儒效》中将俗人比喻为庸俗鄙俗的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红楼梦》第三二回:“宝玉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这里的俗人倒是一个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另类人了。将俗人描述最到位的是鲁迅,他在《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中说:“中国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如此看俗人不仅鄙俗还很愚蠢或者很刁钻。
俗人就是肉眼凡胎,看出来的事都是别人也能看出来的,享受的俗物都是别人也能享受到的,俗人就是俗人。“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俗人都泛酒,谁解助茶香”。这首诗词的意思是什么呢?“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茶干净纯洁,喝茶可以忘却人间烦恼。“俗人都泛酒,谁解助茶香”:世俗的人多数都喜好喝酒,有谁又真正知道茶是多么香呢?可见茶之雅与俗人之俗简直是水火不相融的了。
饮茶这等雅事与俗人无关。
《红楼梦》中妙玉将大口喝茶不知其味的“牛饮”定为饮茶的俗人行径,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当然就会把刘姥姥这等俗人用过的茶具弃之了。
俗人其实很聪明的。他可以在社会底层,也可以在社会的高层穿梭往来,且游刃有余。俗人的生活一般也还殷实,俗人是那种凡事知足常乐,我做不到但是我却羡慕,因为我不知足,我不知足我就要想法钻营得到的人,所以生活要比平常人好。
俗人什么都经过,大饼就咸菜的苦也吃得,茅台就鱼翅的甜也尝过。俗人好交朋友,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什么朋友都有。俗人可以把男女之事用很脏的字眼说出,且高声大嗓的说出,让听的人面红耳赤,想找地缝。但俗人在家绝对是好丈夫,好父亲,从不胡来。俗人总讪讪的说:“我也就过过嘴瘾么,咱是好人。”也可以把某某官员的隐私和升官秘密当做下酒菜啧啧道出,悄悄传播,撇嘴摇头来个浑不吝。俗人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就是一大俗人,爱咋咋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俗人天生长着顺风耳,千里眼,且记忆力奇好。他可以把某某官员的生平、仕途如数家珍般的道出,还可以分析某官员的下一步仕途的走向,一副深谙世故的样子:“从古到今考学为啥么,不就为了奔个好前程?有了好前程不就为了比别人吃好些,用好些,有权些?干啥都不易,事不跑办不好,官不跑也不行,要跑哩”。要是哪位官员落马了,俗人也有话:“太贪了,啥事差不多就行了,你吃肉,也要给人些汤喝么,你都拿了,谁高兴?!”俗人也讲道义,也讲义气,懂得感恩。如在困难的时候受了他人的恩惠,俗人是一定要报答的,而且是一辈子的报答。也许你都忘了,他可不会忘,常常光顾,来时拿一些土特产,不是行贿,不值几个钱!让你无法拒绝,俗人认死理。
俗人可以在酒桌上插科打诨,对那些他看不惯的被他语言打败的人,又夹菜又敬酒,必要时还自嘲,自骂,自抽耳光,惹得被打败的人哭笑不得,摇头叹息。也可以在女人面前装老大。处处讨好,又处处照顾。遇到不平了甚至可以为女人两肋插刀,出头出气。俗人有时也雅,比如知道字画除收藏和欣赏外,还有别的用途。知道一些附庸风雅的官员喜欢这些,他也搞一些挂在家里,懂不懂另说。问询内行之后,选一些名人字画送给官员,再从官员处了解一些所谓“工程内幕”、“招投标内幕”,然后在另一个场合卖弄讨巧。俗人是不会参与什么内幕工作的,太累!俗人喜欢做顺水顺风的事,钱多钱少不在乎。信息社会嘛,信息也值一桌饭,信息也值哥万八千吧?!这就是俗人的价值观,不贪,俗人还是挺现实的。
俗人也关心政治,什么南海问题,民生问题,哪里地震了,哪里干旱了,哪里有战乱了,哪里的女明星和哪个官员暧昧了,他都能说出一堆歪理来,立场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嬉笑怒骂,俗人有自己的是非观。
二
与俗人喝茶,极考验喝茶人的神经。
俗人一般只喝酒不喝茶。但现在喝茶很盛行,俗人当然也就喝茶了。不过喝茶前一定要吃肉的,俗人认为茶是刮油的,吃肉后喝茶解腻,舒服。不吃肉就喝茶那是穷喝。快到饭点的时候,俗人就打电话约友了。先去羊肉馆吃肉,后去茶馆喝茶。约去的人,吃肉、喝茶的爱好都满足了。到了羊肉馆,俗人大手一挥招呼老板:“老规矩,四斤羊脖子,三斤手抓肉”。然后用手点着被他邀请来的人头数数,一个、两个、三个,有摇手的绕过不算,然后扭脸对老板说:“再来三个羊头,红烧的”。老板欢喜的答应着。一会,手抓肉、羊脖子被砍切成厚薄均匀的段端上来,一股浓浓的肉香伴着隐隐的腥膻气。俗人见肉很快乐,拿起筷子招呼一声:“开吃”!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就着大蒜,蘸着椒盐,头都不抬,偶尔端起酒杯草草和其他人碰个杯了事。羊头端上来了,红烧的,端端正正的摆在盘子中央,俗人显得很兴奋,一脸幸福。用筷子在羊头盖骨上一插,一用力,头就成了两半了。俗人嫌筷子不过瘾,于是下手来吃。那一瞬间,你感觉俗人是野兽,是魔鬼。只是羊头没有流出鲜血,而是浓浓的酱色汤汁,似乎很美味。吃到兴头,俗人会用手掏出羊脑,自作聪明的放到旁边女士的盘中,说很好吃,很滋补。旁边的女士连盘子推过去,害怕的不敢看一眼。俗人满不在乎的又用手拿回来放进嘴里,故意吧嗒嘴说,真好吃啊!还会背诗:“混沌乾坤一壳色,也无皮骨也无毛;老僧带你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还摆出一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嘴脸。一通大嚼后,俗人很快意的付钱,要喝茶了。
俗人可没有《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大俗大雅境界,吃罢鹿肉,满嘴腥膻,而后锦心绣口。俗人就是俗人,而且是一俗到底的俗人。
茶馆装潢的很雅致,竹椅藤桌,木雕的茶海,喝茶的器皿是透明的玻璃茶具,能看见碧绿的茶叶在水中上下翻滚,清香淡雅。墙上名人字画,桌上瓷瓶雅器。花草吐着清香,室内飘着古琴丝弦之声,雅是雅了。然而,俗人一到,这雅就变得不堪了。俗人带着大蒜和羊肉还有酒的腐败、腥膻、浓烈之气落座后,烹茶的女子就皱起了眉头,泡好茶,摆好茶具后就匆匆退出,留俗人和俗人的朋友在雅间里喝茶。
俗人端起一杯茶一口喝下,啧啧嘴:“啥茶么,没味道嘛,还不如五元一斤的茶沫沫酽,好喝”。几杯后,俗人就把茶喝成了酒的感觉了,把茶馆很快就变成了酒馆,八匹马,五魁首的划拳喝茶,后觉不尽兴,就叫来茶老板,强逼着上酒。酒来了,茶馆就变成了酒馆,周围不在是茶香,却弥漫出了乱哄哄的市井之气。俗人一口酒一口茶的喝着,撸着胳膊,挽着袖子,酒、肉、茶一起下肚,俗人觉得很爽,感觉生活很美好。然后一趟趟的上茅厕,满脸通红,自觉酣畅淋漓。
与俗人饮茶,如对牛弹琴啊。
你指望与俗人喝茶能喝出一种超然物我的境界,一种淡泊宁静的雅趣,那是不可能的。与俗人喝茶,就一个“浊”字可比,你要听得他甜腻秽浊满口胡柴,他不是自喻清高的君子。钻营入世情欲十足,口嗜浊酒满嘴腥膻,他是一个老饕,是一个俗人!与俗人饮茶,他可以毫不留情的把你从天上打下凡尘,让你结结实实的感受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要你雅不得,清不得。你只有随波逐流,与他泥沙俱下,他会让你看到社会这个染缸的本来颜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俗人饮茶,饮得不是茶,是世俗的迷乱、浮躁、空虚还有挣扎。迷乱了心灵却清醒了头脑。
三
俗人就是这么一个人,是一层人。他可能有文化,也可能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深谙社会的潜规则,明道理。懂得如何应对,如何生存。俗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俗人不管社会如何的变化,他总会在夹缝中寻找到属于他的生活方式,并能很快掌握要领。不管俗人们是否喝茶,是否喜欢茶,但他们给人的感觉就像茶,是那种五元一斤的茶沫沫,粗陋,浑浊。喝着苦,啜苦咽甘,回味无穷。他们就是俗人,他们并不看重过什么样的日子,也许他们一点也不喜欢现在正在过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要做俗人,因为俗人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就好像《红楼梦》里的宝玉说的:“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俗人这个词就好像酒后盖脸的酒,有酒作掩护,就可以撒酒疯,也可以说酒话,可哭,可笑,可骂人,醉了嘛,一般人也不和醉鬼计较。
“俗人”就是俗人的退路,就是做出特别出格的事也可以堂而皇之,自嘲自解,一般人也不和俗人计较。
俗人活的酣畅,活的不累。俗人是真小人,但不是伪君子。俗人活的彻底,但活得潇洒。
俗人是鲜活的。有时看俗人就好像看自己一般,会出现正邪难分,雅俗难辨,好坏难理得混乱状态。俗人可以是真俗人,但绝不做伪雅人。
俗人就在我们中间。
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哈哈,如此看,俗人倒也还有几分可爱之处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