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图书

芬芳 四

小黑是第一次有了家。进家门的时候,小黑有些胆怯。老人邀请道,这是你的家了,快进来吧。小黑才怯怯地走了进去。给它洗了澡,老人用纸箱在房间的角落给它搭了一个窝,然后很认真地告诉小黑,这是你的床,还有,你要有规矩,想上厕所就去外边,看,阳台后面有桃树的那里。

小黑很认真地听着,向客厅通往外面的方向看了看,呜呜地叫了两声。老人在桃树边上摆放着收来的瓶子,小黑跟在后面看。

一枚桃子熟了,吧嗒一声落在了地上。小黑吓了一跳,躲远后又慢慢地靠近,用鼻子闻了闻桃子,看看老人。

老人笑了,说桃子熟了,我们明天出去带上吃。小黑摇摇尾巴。

······

花朵是白色的,要用淡绿色来晕染。只有这样才能显出花朵的洁白来。静谧的夜晚,花瓶里的玫瑰花还开着,宣纸上的昙花也开了。

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完全是靠手的灵动,每一笔都显现出一层色彩。三矾九染,一遍一遍。那些丰富的色彩被老人一笔一笔地描绘成了美丽的花瓣。泛着橘红色的朱骠色,用极细的笔点染成了花蕊,幽香跃然。花蕊周围再晕染出柠檬一样淡淡的黄,有了一点朦胧的暖意,这让昙花看起来不那么孤冷。

月亮也是柠檬黄,淡淡地,在青灰色的底色中显出一丝温馨来,月下的昙花美得有些炫目,迷离。花瓣的每一片都用力地像四周发散,开出一种爆发似的张力和迷醉。花朵优美的线条,只是一种具象的表现,而恣意的盛放,蓬勃的生机,还有凝重肃穆的色调,彰显出的生命色彩,才是老人深邃的洞悉生命后的情感表达。花青,汁绿,橘红,柠檬黄,青灰色,整幅画面沉静,从容,安详,平和。昙花,虽然花期短暂,但香味浓郁,芬芳久远。

老人停了手中的笔,摘下眼镜看着画面久久不动。

桃子开始一个一个的掉落了,熟透了的桃子很甜。老人每天出门都带两个,渴了就拿出来吃一个。小黑卧在边上。自从有了家后,小黑本来耷拉的尾巴高高地翘起,毛色也黑亮黑亮的。小黑跟在老人的身后,有时候像个孩子,有时候像个伙伴。

老人坐在一个商场中央喷泉的边上休息,身边放着装了半袋瓶子的编织袋,小黑守在边上。身边的俊男靓女来来往往,谁也没有向老人看一眼。老人拿出一个桃子,慢慢地吃着。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路过,停下了脚步。简老师?是您吗?您还记得我吗?男子小心地问老人。

老人抬眼看了看眼前的中年男子,衣衫鲜亮,器宇轩昂,事业有成的模样,摇摇头。

我是张晓亮啊!您忘了?男子急切地提醒着老人。

张晓亮?老人的记忆又被这个叫张晓亮的男子拉回到了校园。那个叫张晓亮的男孩子早恋,被女同学的爸爸揪着来到学校,要求开除。校长问明情况,男孩子也只是给女孩子写了一封情书被女孩儿父母发现了,并没有其它行为,教育后女孩儿父母强烈要求男孩儿和女孩儿分开,几个班的老师都不愿接收,只有简老师接收了。这个男孩儿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学习,是简老师每天给他补课,还让他当了学习委员,这个孩子后来成绩突出,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

张晓亮拉着老人的手问,简老师,您怎么拾荒了?是生活困难吗?

老人摇头笑了,说自己就想活动活动,也没啥事。

拉着老师的手,张晓亮眼眶湿润了,告别的时候张晓亮决定,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搞一个中学同学聚会,大家一起给老师捐款。他要给老师提供帮助。

学生走了,老人的思绪还没有从过去回来。老人还记得,那个夏天,她在医院门口看到的那对母女。丈夫煤矿事故死了,孩子生病辍学,女人哭的单薄的身子不停地发抖。老人回家取了一万块钱,给孩子办了住院手续。孩子病好后,女人千恩万谢,拿着老家的特产——一篮子核桃红枣来看她。交谈中老人得知,女人家乡的农村,没有学校,孩子们读书都在一间漏风漏雨的仓库里,老人随女人去了她的家乡,结果比想象的还要差。一个月后,女人家乡的村委会就收到了老人的捐款,父母给她准备结婚的钱还有她的积蓄,总共十八万。半年后,贫穷的小山村里,一个红砖耀眼操场平坦的小学校落成了,大家邀请老人来剪彩,老人谢绝了。女人的那个生病辍学的女孩儿也因老人的资助完成了学业,最终考上了大学,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