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度“中国好书”在日前揭晓,共有42种图书入选: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7种,人文社科类8种,文学艺术类10种,科普生活类5种,少儿类10种。
评选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的理念,致力于发掘各类好书。“中国好书”现已成为我国图书推荐的知名品牌,是权威的国家图书推荐榜和引领出版界、导航全民阅读的风向标。
在一部部“中国好书”的背后,蕴藏着出版工作者坚守多年的匠心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本期专题中,我们邀请了7种入选图书的编辑分享出版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秘”这些优秀出版物的诞生全过程。
少儿图书占比增多
从入选类别来看,2022年度依旧分为“年度荣誉图书”“主题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生活类”“少儿类”6个类别。但从各类别入选图书数量来看,2022年度入选的少儿图书明显增多:2020年有3种少儿图书,2021年有5种少儿图书,2022年有10种少儿图书。
“中国好书”持续关注社会现实,彰显文化自信。年度荣誉图书、主题出版类图书聚焦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历史节点。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共党史出版社),《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河北人民出版社)、《红色气质》(商务印书馆)、《红色宝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精品文物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入选图书愈加呈现出出版形式的创新。《AR全景看·国之重器》(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AR技术,让“国之重器”以三维动态的形式跃然小读者眼前,并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直观的互动视频。《走近三星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以立体书形式带领读者探寻三星堆,创新了古蜀文明的传播推广方式,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入选图书各有故事
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何军民在回顾《谱写发展奇迹: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精讲》的成书过程中提出,新时代出版人只有不断增强脚力(要练调查研究基本功)、眼力(要做优质资源发现者)、脑力(要当正确导向把关人)、笔力(要为推广文案付心血),才能在精品出版事业上有所收获。他认为,精品出版是对编辑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多维考验。出版人在开始一个优质项目之前,一定要胸怀大局,作好攻坚克难准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深挖资源、善于学习、吃透政策,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良好环境。
《细胞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书,通过20个小故事将细胞的发展过程娓娓道来,勾勒出细胞科学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本书责任编辑谢丹从初遇作者写起,回忆了这本书从策划选题到出版面市的6个月里,编辑团队如何全力以赴,出版社如何提供多方面支持。很多细节让人忍俊不禁,如初稿初审后,由于改动比较大一度成为排版老师的“噩梦”。但也正是一道道审核、一次次清样的严格把关,确保了整部文稿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在《我的,我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书的编辑手记中,责任编辑付丹阳讲述了自己与原创儿童文学领域新星赵卯卯如何携手打造这部“生命教育”主题儿童小说的全过程。虽然童书市场竞争激烈,但被优秀的作者和作品所感动,为了不让好书被埋没全力以赴。从中不难感受到这位编辑对于工作的热爱,以及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秘境回声》(大象出版社)是我国首部国家公园题材儿童小说,聚焦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的主题,以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样貌,描绘了一片神奇富饶的土地,塑造了一组善良可爱的人物群像。在编辑手记中,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孟建华讲述了这个2021年9月新成立的主题出版编辑部的成员们,如何与作者一起用好奇心“点燃”了这本“中国好书”。
在既包含编辑细节又富有充沛感情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原创情景立体书《走近三星堆》如何以三星堆的发掘为线索,用立体书的形式展现三星堆文明博大精深的成就,以及如何巧妙融入大量考古学知识,让小读者们如临其境,在充满趣味的立体纸艺机关中感受历史文化的深沉与浪漫,从而具有阅读、展示和收藏的三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