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年销售码洋突破5000万元 这位图书主播是怎么火起来的?

图书主播赵健火了。

2023年2月,一条名为#小镇青年说 读2000本书后改变命运#的内容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大众热议,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图书主播“赵健的读书日记”的主理人,赵健。

30年人生,他的行动轨迹好像始终在围着“图书”转。

小学时,曾因爱读书被当地电视台采访,稚嫩的他将读书比作“吃宴”;大学一年级,创立“嘤鸣读书会”,坚持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至今未断,余华、贾平凹、北岛、舒婷等知名作家、诗人均是座上宾;他还是电视节目《一站到底》的常驻嘉宾、《奇妙的汉字》2022年全国总冠军,每上一次节目,都要趁机推一推自己整理的冷门书单;前两年,他还尝试过开书店……

而图书主播,是他在2022年的新尝试。短短一年多,仅靠自然流量,其视频号粉丝量就已高达160万,抖音粉丝量103万,单条视频最高观看量超2000万,累计销售码洋突破5000万元。

一条短视频 帮助一家书店免除20年房租

去年8月,盛夏,赵健从一本名为《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的书中读到旧书店“文学山房”的故事。当时,这家书店的店主江澄波已经97岁高龄,文学山房更是在苏州钮家巷伫立了130年有余。

“我买了张高铁票,直接去了那家书店。”赵健说,他和朋友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了这间藏在绿荫下的老书店的每一处细节,店里整齐摆放的一本本旧书、被纸签分门别类归放的古籍,不高的白色屋顶上悬着的老式风扇缓缓转着,还有坐在书店门口、穿着蓝色短袖衬衫的老人江澄波。

通过与老人交谈,文学山房13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开。赵健既没有准备文案,也没有列采访提纲,闲适的谈话配上后期简洁的语音介绍,仅3分钟的短视频,却道尽了这份长达80余年的坚守,足以触动每个人。

“我希望通过短视频,去呈现书里老前辈们的故事,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也正如他所期待的,这条短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最终播放量达2000万。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登门拜访江澄波老人,并为书店免除了20年的房租。

想凭一己之力唤起人们对图书和慢阅读的兴趣,绝非易事。可赵健已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大一时,赵健创办了“嘤鸣读书会”,并在每年年末,组织“南京跨年诗会”,邀请著名作家、诗人与年轻人互动交流,在读诗声中一起跨年。他在大学期间,还曾自掏腰包,于南京农村的一处荒地建起一座乡村图书馆,如今,这家图书馆已成为当地的网红建筑。

如此珍视图书与阅读的赵健,会选择以短视频的形式推介图书,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他坦言,起初,他并不喜欢这类内容传播形式,还是两位前辈的言行让他改变了想法。

一位是《一站到底》的主持人李好。“他说‘人要学会降维打击’,人在尝试突破自我极限的同时,也要学着做自己能力范围内、不会过度消耗自己的事情。”对阅读量超2000册图书的赵健而言,在数分钟内讲好一本书中的某个观点、某个人物故事,或是传递某种情绪并非难事。另一位是作家冯唐。年过五十的冯唐写书、作诗、练字,自有一派文人风骨,但近两年,他也开始拍短视频,每周定期直播。“我想其中一定有他愿意坚持下来的理由。”

思来想去,2022年1月,赵健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同步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条短视频。

高价冷门书 也能卖出上万套

账号运营之初,并非一帆风顺。

和很多图书主播一样,赵健把书房定为拍摄场地。自己拍摄,自己剪辑,一篇文案打磨数十小时,忙活近半年,效果始终不佳。从一开始,他推荐的就是以历史类、艺术类为主的“老书”、冷门书。

转机出现在2022年7月,一条名为“潘玉良 一代画魂的传奇”的短视频首次点赞破万。视频中,赵健讲述了潘玉良从风尘女子成长为著名画家的传奇人生。“我是在博物馆看到了潘玉良的画展。”画作旁,一段文字介绍引起了他对潘玉良的好奇,从而开始检索其相关图书,结果发现,只有一本20年前出版的“老书”。“我打电话给出版社,拿到一本库存书后,就开始读。”《画魂:潘玉良传》的内容质量极佳,赵健一读再读,忍不住在视频里分享书中内容。最终,这条短视频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广泛关注,直接带动《画魂:潘玉良传》的销量,时隔20年,该书奇迹般地加印4次。

经此一役,赵健意识到短视频平台“注定不是讲究深度、搞学术研究的地方,大家看短视频主要是为了娱乐。”至于短视频的内容,则需要“在娱乐的基础上,稍微有些文化属性和新鲜观点。”他说,“我觉得短视频‘有趣’是很重要的。所以放松一点,不要弄那么复杂。”

随着心态和内容定位的转变,赵健的拍摄场景开始来到室外。他习惯穿一件蓝色衬衫或西装,给观众简简单单讲述一段书中的故事。视频点击量稳步攀升,点赞量稳定保持在一万以上。

“我现在的主要客群是一群中老年人,而且是在一线城市体制内工作过、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中国的人口基数之大,使得再细分、再垂直的图书种类,受众规模也会十分可观。赵健从不担心艺术类、历史类图书无人问津,冷门书、“老书”也会有喜爱它们的读者。

例如艺术类图书《和合中国》单套售价高达1344元,经过一晚直播,仅凭自然流量,赵健也成功售出500余套;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资治通鉴》,每套360元,售出1.8万多套;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史记》每套680元,售出1.2万多套……

由此,他说出了自己的又一诀窍——将短视频内容与直播内容相结合,将短视频作为当晚直播的内容预告,相互造势,缺一不可。

此外,在短视频的内容输出方面,赵健也有自己的优势。得益于10年来“嘤鸣读书会”与跨年诗会的举办,他与多位知名作家、诗人熟识,同时也了解他们的写作状态,若是推介这些作者的作品,他“能讲出很多其他图书主播看不到的细节”。

盘活不止一部库存书 打造自己心中的好书

赵健选品时,最看重的就是这本书能否给他带来“兴奋点”——“要么是版本与众不同,要么是被大家遗忘了的冷门好书,要么这本书在某个领域内极其专业。”

他是少见的热衷推介库存书的图书主播。对“‘老书’难控价”的现状,他自有应对方法。“每天直播我都跟观众说,如果是奔着便宜,没必要在我这里买书。”他推介的很多图书都是按原价销售,并不具备价格优势。“而且我卖的许多书是四五十年前、三四十年前出版的,比价的渠道、平台不多。”赵健时常向出版机构要来库存书单,从中寻找内容亮眼、品质上佳的好书,然后联系编辑,建议盘活或再版。有时,他也会为一些图书额外定制内容,例如在原版的基础上,加入他的解读音频、视频或新媒体课程,增加产品的稀缺性。“对我来说增加了时间成本,但对于受众来说提高了图书的性价比。”

比起短期内的收益,赵健更看重的还是一本本书的长期传播效益。直到目前,他与出版机构的合作佣金仍保持在5%~20%不等,甚至数次是零佣金推书。“指望靠书发大财是不可能的。”

2023年1月,赵健终于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名为“何物”。这个小团队将专注策划艺术类与历史类图书,4月预计推出首部作品——《芥子园画传》。

总结这10年,他坦言,“几乎没挣到什么钱,但我挺开心。我相信 ‘厚积薄发’,要趁自己年轻、有好奇心、有精力折腾的时候,多折腾,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