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场诡谲多变,一本好书的诞生、一系列“双效”项目的孵化、一个调性品牌的打造,背后是聚合多种能量的团队。一支支优秀的编辑、发行、策划、设计、新媒体运营团队,不断创新探索,描绘出版行业发展的美好画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曾连续多年发起“寻找出版百强团队”推展活动,挖掘和点亮这些品牌和团队。2023年,我们将活动升级为“2023年度榜样团队”征集,面向出版机构广发“英雄帖”,希望让更多在2023年取得优异成绩或跨越式成长的团队,走到台前、立于聚光灯下。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榜样团队成绩的同时,也邀请这些团队分享进阶经验,在交流与探索中共同推动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运营二中心成功入选高效能编辑团队。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运营二中心
建立立体出版机制,打造个性化服务模式
团队档案 | 成立时间:2022年 成 员:8人 业 绩:电子出版、版权运营、数据加工、有声录制、渠道运营、宣传推广,全链条在一个中心实现闭环。团队成员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组合拳形成的最佳战斗效果,在服务出版行业和市场化运营方面,赢得信任和好评。 |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15年来,运营工作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去年重新组建的运营二中心将公司原来的数据部、版权部、有声部、运营部整合为一体,形成业务闭环,形成团队合力,一年来运营效率提升,渠道开拓明显,版权转化高效,得到各出版单位、版权方和第三方运营平台的一致好评。
二中心团队成员平均司龄13年,共同特点是熟悉行业、熟悉专业,几乎都与企业一起经历了数字出版发展的整个过程;团队成员彼此信任,能很快地理解一个业务或项目,迅速地形成特定阵容,像七巧板团队一样适时准确地形成一个打法来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内容资源保数量提质量,优化运营基本盘。2023年中心业务运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与行业和企业困难同向同频。数字出版业发展初期,常见内容资源版权不清晰,充量内容泛滥,粗放式签约模式占据主流,版权风险此起彼伏。二中心一方面认真梳理存量版权资源,合理运营,一方面以与客户共盈利同发展的理念积极合作,2023年签约数万种版权资源,其中不乏重点热点出版物,同时还自研策划精品图书近200种,丰富版权资源库,为运营提供坚实基础。
运营成效显著,电子书与有声书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中心积极扩大渠道对接范围,对接渠道已达数十个。渠道增多,运营加强,是收入提升的关键。本年度中心运营收入较上年呈倍数增长。
原创签约突破,版权运营和转化收入令人欣慰。中心2023年签约多位畅销书和知名作家作品,如伊北《对的人》等作品和周大新《站在人生长河的下游》等新书,还有孟瑀的《冷水沸腾》、薛喜君的《暖阳里》、何许人的《四时记》等作品,大部分已被多家知名出版社出版,为纸质书在与客户的广泛合作过程中,团队得到同行赞许,进而也赢得许多新的合作机会,在纸书和数字产品方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积极推介作家作品,与作者和平台共成长。借助公司在全国网络文学领域的多年积累,团队为作者提供培训与上升空间,包括推荐参加行业论坛、鲁迅文学院培训班、井冈山青训营等,同时紧跟政策导向,积极参与评优。2023年,《暖阳里》获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中心基金扶持,《逐梦云帆向蔚蓝》获中国作协网络文学重点作品项目扶持。《岐黄》《风雪将至》《白纸阳光》入选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榜单、《网弈》入选中国作协社联部“文学转化网络视听100部”等。
形成立体宣传推广方案,打造中版数媒特色品牌。2023年,二中心抓重点、抓热点,年初借助电视剧《狂飙》热播的东风,优质专辑《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大爆,“中版去听”主播号粉丝破百万,截至目前已达107万。产品开发方面,二中心形成立体出版的机制,打造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以及影视化一条龙服务,如《娃儿》《花路》《私密潜伏》作品的纸书出版,《你好,三十岁》《花路》《咸雪》的影视化。运营宣传方面,团队根据上线作品特点,通过优化标题和宣传语等方式包装营销内容,多部作品获得平台首发位及推荐位,多次进入有声书TOP前10排行榜。
统筹规划有声内容制作,实现降本增效。在有声书录制方面,采用多种合作录制方式,使录制成本降低30%~40%,但录制质量却没有打折扣,录制形式也逐步丰富:增加双播、多播有声剧,《国殇》《对的人》《冷水沸腾》《夫妻交换生》《私密潜伏》《真凶》《网弈》均荣登过有声榜单,其中多部作品达千万播放量,10多部作品破百万播放量,数十种达到10万以上播放量。
深耕专业技能,数据服务拓展取得突破。自版本馆发布数字样本缴送通知以来,二中心积极配合中国出版集团制定新的数据资源上缴标准、方案及流程。同时,与行业内多家出版单位签订数字样本代缴合同,快速产生市场化收益。作为版本馆第一批线上缴送试点单位,样本合格通过率普遍在98%以上,得到上级领导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