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吴晓波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蓝狮子
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抑或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
这里出忠臣不出猛将,出文士不出哲人,出商贾不出赌徒,出谈禅者不出苦行僧,甚至偶尔出了一个国王,也缺一颗逐鹿中原的雄心。
这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并一直沦陷于此。
我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年,它塑造了我,也给予了我一次叙述的机会。
——吴晓波
超越对城市历史传记的一般想象,吴晓波作品中最为个人化、人间感最强的一部佳作
如果说读什么书透露着一个人的喜好,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那么用文字去描述一段历史、评判一个人物就变成一件更为赤裸地展现情感与态度的事情。阅读这本新作,读者或许能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跟接近文字背后的写作者。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每一段历史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作者的观点、情感与态度。
在讲述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的历史时,作者写到“我记得少时读唐诗,李、杜、白三人的性格就在他们各自的文字里。李白浪漫飘逸,寻常一块大石头可以被他写成仙境之物;杜甫多情深沉,整天皱着眉头,心里灌满了悲凉的风;而白居易则明快细致,懂得将心比心,更像一个正常人。从他在杭州办政务就可以发现,他的确有板有眼、算账清晰。”
对于高濂描写一年四季应该怎么游玩西湖的《四时幽赏录》,作者不无可爱地评论道“如果每年都照单执行的话,小半年就这么愉快地过去了。”而写到隐居杭州二十余载、却没有为西湖写下一首诗的李清照,作者又透露出一丝悲悯,以至于他在书的结语中写道“它(杭州)对岁月和权力的反抗是温和的,即便在最绝望的时刻,仍然是李清照和张岱式的。这注定了杭州不是一座神圣或悲壮的城市,它平凡、略带忧郁而不颓废。”
图文并茂,吴晓波作品中图片使用数量最多的一部
书中的照片与画作提供方多达20余位,作者最终甄选出200多幅历代资料照片与珍贵画作,它们构成了除文字之外的另外一条叙事线。
这其中既有博物馆收藏的《康熙南巡图卷》《仇英抗倭图卷》等历史画作,也有以外国人的视角记录杭州风景与人文的外国使团水彩画、传教士照片。在展现近现代的杭州城市与人文风貌时,除了作者亲自拍摄的20余张今日杭城的照片,更是收录了娃哈哈、青春宝等企业提供的独家资料照片,以及杭州最早一批摄影记者拍下的70-90年代的珍贵人文照片。
内容简介: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的运河带来财富,从“天真正直”的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到“自诩为前世杭州人”的苏东坡为杭州和西湖写下450多首诗词,从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庆后、冯根生为代表的善贾者的复活。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一直试图捕捉杭州的“城市性格”,它最底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在历史的层叠历练下形成为今日的面貌。
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发现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甚至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并一直沦陷于此。对于这座城市,以及曾经或正在生活于此的人们,如果有唯一一个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好好地活着?
书中收录了220多张作者亲自甄选的历代照片与画作,是吴晓波所有作品中用图最多的一部,它们构成了文字之外的另一条叙述线。
这部作品也是吴晓波迄今为止最个人化、投入最多私人情感的作品。每一个历史片段的呈现,对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喜好与情感。用吴晓波自己的话来说:“我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年,它塑造了我,也给予了我一次叙述的机会……写这一本书,如同我当年开那家书店,仍是一件可爱而不会有什么着落的事情。我把它当成一个念想,你把它当成一个人对城市的私人记忆就好了。”
作者简介:
吴晓波
财经作家,“890新商学”“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常居杭州。
创作出版的《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作品均跻身畅销书行列。作品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