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海菜腔、烟盒舞:历史传承与时代重任

海菜腔、烟盒舞:历史传承与时代重任
《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王诗莹 著,东方出版中心

“海菜”何以为“腔”,“烟盒”又何以为“舞”?如果不是这部《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在云南有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即便是知道也不会想到其内部有如此复杂而精致的结构与肌理。

所谓外行看热闹:初识海菜腔,只会惊叹于它优美的旋律以及如海菜梗一般柔顺绵长的腔调;初观烟盒舞,也只会为舞蹈中不断击打作响的“烟盒”所感染,甚至不由得一起手舞足蹈。但是,若是想识得各种奥妙,仅凭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唱的是什么内容,每种不同的旋律是因何而起又是因何而息,烟盒舞烟盒的节奏如何、舞步又是有什么含义,甚至是海菜腔、烟盒舞的来龙去脉、传说故事,这些都需要一一详加了解和研究。当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海菜腔、烟盒舞的各种细节之后,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是一本有关海菜腔、烟盒舞知识的集成之作,无论是它们产生的传说、历史演变,抑或是这种艺术形式在不同地区所产生的不同变化,都一一详尽地加以整理与发掘。这有助于读者自己形成一套有关这种艺术形式的更深入的理解。从最初不登大雅之堂的玩场上的交流手段到走进首都,甚至走向世界的民族艺术,海菜腔、烟盒舞的推广与传承显示了来自中国的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这也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的原因与根基。海菜腔、烟盒舞中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阐释空间,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最可宝贵的部分——“拘腔”的礼让与谦虚、“正曲”的自信与当仁不让、“白话腔”的洒脱与热情,这些都是构成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它们被民歌所凝聚,并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歌舞生生不息。

值得指出的是,《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一书在对海菜腔、烟盒舞进行研究和挖掘时,也在回应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菜腔、烟盒舞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显示出了彝、汉两个民族在不断接触之后所进行的融合——海菜腔里彝话、汉语交织,两种语言的唱腔却又互相融合,相得益彰,这正是中华大家庭中每个民族之间应有的关系,大家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一起奏响新时代的华章。而为烟盒舞伴奏的著名“四弦老板”后宝云等人本身是汉族,却能够深谙彝族兄弟姐妹们的生活与文化,熟稔当地一些土生土长的音乐与舞蹈,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成员友谊的见证。很多时候,音乐和艺术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其所承载的则是更为宏大的历史与艺术的使命。

《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适合普通读者去阅读的科普类刊物,每位读者在读完整本书后掩卷沉思,都会产生一幅独属于自己的海菜腔、烟盒舞的画面,而海菜腔、烟盒舞的前景也会在一代代学者、传承人与爱好者的守护之下更加光明,能够传承这一古老艺术的人也将会越来越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