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小黄牛和野斑鸠》:以动物视角引领孩子与历史对话

《小黄牛和野斑鸠》:以动物视角引领孩子与历史对话

《小黄牛和野斑鸠》,张吉宙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张吉宙的《小黄牛和野斑鸠》为原创童话的书写增加了一种新形态,这是一部读起来很有感觉、读完后印象又很深的优秀作品。作家的探索启示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基础命题,并就建构本土儿童文学美学风格提供了新话题。

用生活与生命体验写童话,这是童话写作的灵魂。但它的难度又在于一种根本视角的转换,不是写人的体验,而是要以人写出非人的万物的感知与存在。童话思维本质上抛却人类中心主义,它发扬人性中最高贵的那一面,以人这一高等生命的思想与情感智慧,通过文学艺术的路径,照亮万物的世界。童话是蕴含与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最纯粹的一种文体。它对儿童心理与精神的成长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对这一文体的价值阐释还远远不够。张吉宙对童话的坚守与发展显示出他对儿童文学文类特性深刻的洞察力。

《小黄牛和野斑鸠》创造了一种新颖特殊的童话写法——以具体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回到特定历史情境中书写动物,以动物视角回眸与还原一段历史,写出人类历史中的动物,这些构思与创意均对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观有切实的推进。它彰显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在童话思维与历史意识融合处取得的艺术进步。它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范式,就是以动物视角引领孩子与历史对话,在动听的故事与非人类的视线内领悟历史的进程,在童话中培养儿童的历史观,是这部作品最具原创性的价值。它对中国文学的历史书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补充。

当然,对于儿童的具体阅读来说,作品就是有人物有形象,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情感真挚动人,既充满了生活真实,又有理想飞扬的一个故事。文学是虚构的一个世界,它虚构出一种艺术的真实,但是这一真实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实践的生活,它与现实世界是一种会心的彼此致意。很多童话读起来很假,没有根系,是一种孤立的虚构,仅用技术,没有用生活经历、用生命感去写童话,所以读完了往往千人一面,留不下印象,体现出作者对文学本质缺乏自觉的思考。一个虚构的故事世界,它的生命力究竟来自于哪里?《小黄牛和野斑鸠》在字里行间中时时都在给出答案。尊重生活始终是文学制胜的法宝。张吉宙的文字流露的是中国童话作家的一种自信与从容,展现他们对文学的认知,对土地和人民的感情,更多的是儿童文学思维范式下中国作家对世界万物的同情与理解,这样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是独一无二的,是永远难以复制的。它对技术时代人们对文学创作的热议给予了积极回应。

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就是有关于成长。成长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的要义其实不是指向成长者,而是陪伴者,没有脱离陪伴的孤立的成长,成长是陪伴中的成长。《小黄牛和野斑鸠》是一部书写友谊的佳作,为什们“友谊”是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反复书写的主题?我们需要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寻求安全庇护、获得温暖的情感陪伴是童年期生命的本质,当然所有的生命本质上都需要陪伴,但是童年期是唯一不能缺失陪伴的一个时期。张吉宙用非常写实的态度认真书写小黄牛的成长,写鸠哥哥细致入微的呵护与鼓励,写黄娘娘妈妈的哺育与爱,写生产队各个动物对小黄牛的日常陪伴,写他后来进入的家庭对他的照顾。整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朴素深刻的教育思想,写出了儿童社会化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积极的启示。

动物视角本质上是人的同理心、同情心的具体反映,站在动物的立场上看问题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性的深刻体现。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写出动物体验的丰富性其实就是考验其创作功力的根本面向。《小黄牛和野斑鸠》对此的书写是逐步深入的。作家一方面写出了极具个性的不同动物,另一方面又重点突出了牛和斑鸠的精神世界,这是非常可贵的,作品写出了不为我们注意的动物真实。这是一个与人的世界平行存在的世界,在以往的文学史写作中,它们可能被遗忘了。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月光下的生产队,是动物的天地,充满自由。在这里,世界分成两半,白天属于人类,夜晚属于动物。这里又像一个渡口,摆渡自己的渡口。”这些句子充满了文学的诗意,又饱含着对历史重新的观照,甚至有哲学的思辨。它把过去和现在紧紧地融在一起了。

审美体验与美感的意味是这部作品尤其可圈可点的,作家写出了一头小牛的审美感受,写它对美与艺术的沉浸式体验,作家在写动物的灵魂,这是尤为赞叹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去体察动物的内心,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去拓展自己的人生。这部作品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在写牛的理想,写一头有理想的牛,写小黄牛理想的确立来自于古战场上“火牛阵”英勇斗争精神的传承,作品为动物书写容纳了更高尚的价值情怀。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说教的,始终在小黄牛个体的自由追寻与认同中积极代入。

以动物的视角再现乡村田园生活的美丽,以动物的追求去启迪人类强化家园意识、积极建造世间美好家园,是这部作品另一个重要的价值。此外,乡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也是关注这部作品的一个要点。中国农耕文化在儿童文学中的自然融入别开生面,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阐释的新角度,也就有力证明了编者为何将其纳入“中国儿童文学大视野丛书”的独特原创价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