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大众出版应向短剧学习什么?

最近资本市场热捧短剧,短剧市场的想象空间得以进一步开掘,俨然成为新的风口。除了政策驱动的因素外,有两个逻辑值得关注。浅层逻辑是以高密度、碎片化的视频叙事满足了用户碎片化、个性化的需求,深层逻辑是短剧充分消费用户的情绪价值。读书、看剧都是容易让人上瘾的事。出版和短剧同属内容产业,都需要考虑吸引注意力。现在,大众注意力比较分散,不在这里看就在那里看,不看这个就看那个。大众出版尤其需要向短剧等异业学习。

产品开发上,要更加注重对社会情绪价值的满足。

大众出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门类,既体现在内容分层、分众进一步加剧,又体现在营销推广与销售变现之间链路长短不定,还体现在选题策划、版权获取上你追我赶、你争我抢。从短剧的消费群体来看,这部分用户的消费动能强劲,似乎没有降级,只是消费对象发生了变迁。这启发我们要重视对社会热点、痛点、焦点的关注,转化为图书出版的声量、流量、销量。大众出版机构的产品开发“家家有本经”,所建构的模型内容大同小异,那些“武功秘籍”往往是变化着的模型“参数”。如果我们的模型中没有动态植入新的代码,那么旧模型就会出新问题,别人的模型就会成为自家的桎梏。对社会情绪价值的体悟就是产品开发的关键变量。要保持十足网感,抽离地、远视地观察出版与时代、人群的关系。

融合发展上,要更加果敢地探索转型路径。

出版业是靠认知吃饭的。远的不谈,曾经出版业对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精品化的傲慢与偏见、对短视频+直播响应的迟滞与延宕让我们感慨,对新风口的学习借鉴不能再观望了。融合不仅在出版业是必答题,在超级产品茅台这里也是思考题。“变”对大众出版机构来说是以“分钟”计算的,不变是不正常、不应当、不可以的。谁拥抱变化更主动、更勤快、更周密,谁就能赢得市场。近年来,笔者实践并呼吁大众出版机构加快构建视听化体系,从“开卷有益”到“开屏有益”,并实现二者的交互输出。我们认为,做好短视频、直播内容建设是具有“白纸黑字信仰”的出版人在当前这个时代语境下应该找到的“坐标点”之一。向短剧的能产性、下沉性学习尤为紧要,否则融合全在纸上、天上。

营销推广上,要更加清晰地洞悉消费心理。

这是一个短视频时代,图文时代的消费心理已经发生了变迁。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时代,不要绕弯,不要套路,直抒胸臆成为文法,真心实意最为有力。短剧太火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长剧太“水”。短剧的直接不完全是直白,短剧的碎片也在建构一个故事的系统。在实践中,笔者始终强调,书卖一个题,书卖一张皮,要一句话框定一本书、一句话记住一本书、一句话导购一本书。这不是肤浅化、庸俗化,核心的指向是为渠道引流赋能,为读者迅速共情提供“秒懂”。短剧的推广发行也提示我们,图书的购买随机性很强,必须全链路、全天候、碎片化、系统性打造消费场景。同时,我们要主动认知出版营销中的幸存者偏差问题,更加多元地开掘营销链路;要清醒警惕营销崇拜,出版营销不能只有营销,没有出版;要永远保持“大信息”敏感,实现出版营销在流量时代的有机转化;要辩证对待数据,变数据资源为数据资产,防止被“大数据”反噬。

认知研判上,要更加清醒地看到阅读非图书化的趋势。

阅读向来都不是以图书为专一载体的。这一事实再次警醒从业人员,一定不要陷入“知识自大”陷阱,不要轻言瞧不起、看不上,应该平视、观察,尊贤容众。稍微把时间拉长来看,我们的文本阅读也是在逐渐“减负”的。短剧也是阅读载体,它满足的受众是分层的,这类受众有阅读需求,只是没有合适的产品。正如短剧市场专业人士所讲,不是用户影视审美降级,而是下沉市场的需求终于被看见、被满足了。这启发我们,出版产品开发除了要重视奢侈品、高端品,也要重视快消品、下沉品。要适应阅读场的变化,只感叹读书人变少是自我模糊,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用优质的内容抢夺用户有限的阅读时长,用非图书的手段在分散的注意力中吸引注意力,导引阅读群体涵养白纸黑字的汉语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