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诗者心声”“诗品如人品”。优秀的评论家除需“操千曲”“观千剑”而“晓声识器”之外,因其识见、个性、兴趣和身份不同,评论的视角、重心、标准及解析方法也会大不一样。以自己的人生感悟与经验,结合诗作者的身世及其作品抒个人之见,深度解析唐诗的时代内涵与作者的创作心理与创作成就,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黄天骥教授著《唐诗三百年》(东方出版中心)一书的基本研究方法。因其研究方法独特、视角新奇,在这部专著中,作者真正做到了“以一诗见一人”“以一人见一时代”。
在唐代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优秀诗作。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存的唐诗数量约为55000首,而留下姓名的唐朝诗人数量约为2300多位。常读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不仅能领略到整个唐朝的万千气象,感受到大唐由盛到衰的历史变迁,还能有效提升个人的文学审美能力。《唐诗三百年》优中选优,精心遴选了32位唐代诗人的35首诗歌,并运用“诗”与“史”相结合的解析方式,多维度呈现了唐代灿烂的诗歌创作景象,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部诗史结合的优秀著作。
书中精选的35篇诗作,涵盖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的最高创作成就。这些诗作风格各异,反映的社会现实五彩斑斓。展纸研墨间,王勃、骆宾王、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名家纷纷登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春晓》《终南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脍炙人口的诗章一直流传至今。黄天骥以这些名家名作为媒,将文学与历史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诗中发现诗人的真性情,在史中品味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比如解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作者特意将它与诗人的另一篇佳作《滕王阁序》作对比,指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王勃仕途正顺时所写,表现出了诗人阔大的襟怀,而《滕王阁序》是其人生失意时所著,绮丽的文字中仍流露出诗人的壮阔豪情。
历代写离别的诗多半充满着淡淡的忧伤,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能从离愁别绪中跳脱出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哲理味浓重的诗句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也升华了诗家的人生境界。作者借此点评说,这正是诗人王勃的高明之处,全诗“气旺而笔婉,恰好能体现出初唐诗风的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出初唐天下刚定,人们对政局稳定的殷殷期盼。
在解读杜甫的《石壕吏》中,作者特地对诗中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作了详细讲解。他说,这位现实主义诗人着意通过老妇人的哭诉,将石壕吏凶险丑陋的嘴脸揭示出来,反映了百姓的疾苦,深刻折射出唐末“安史之乱”给家国、给社会造成的深重灾难,也彰显出“诗圣”杜甫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在唐朝近300年的风云变幻中,从初唐时的天下归心,到盛唐的国富民强,再到唐末的黯然神伤,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唐诗三百年》中的35首唐诗如35面棱镜,以诗为经,以史为纬,艺术地映射出大唐的鼎盛和没落。我们借助这一首首隽永的古诗词,体悟唐代诗人们的情感律动,感受他们在时代大潮下喷薄涌动的一颗颗诗心。他们对国的赤诚、对家的眷恋、对自然风物的钟情、对平凡岁月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无不浓缩在这长长短短的诗行里。
这些诗章里,有他们沉沉浮浮的人生,有跌宕起伏的家国命运,每一首诗都在讲述一段故事、诉说一段传奇。读书将个人的心灵史与宏大的社会史、家国史交融在一起。随着幕起幕落,多少才华横溢的唐朝诗人和他们意境深远的诗作如过电影般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繁华落尽见真淳。”《唐诗三百年》带我们回到唐朝,听众多诗坛大家讲述他们唐朝的那些事儿,忧思、欢乐,连同那些一咏千年的古诗词,随着岁月的潮汐一起奔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