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钢的城》,我眼前浮现的作者,既不是作家罗日新,也不是企业家罗日新,而是30年前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衣、见人总是腼腆一笑的大冶特钢一炼钢厂原青年技术员罗日新。30多年过去了,罗日新完成了许多冶钢人的心愿,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钢的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单行本,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有专家学者评价它是当代中国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重大突破。电视剧《人世间》编剧王海鸰评价道:“确实好书,人物立体、细节丰富、生活扎实,重要的是写出了一段历史,且是正面强攻写法……一反近来很多长篇小说苦难、哀怨、牢骚的调调,写出了生活的另一面,不屈、抗争、奋起……”
彰显了百年企业精神文化
翻开《钢的城》,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临钢就是今天的大冶特钢,作品虽然讲述的是企业改革和新时期发展的故事,但里面却跳跃着许多历史文化符号、贯穿着许多历史文化情怀。比如,一张张“汉冶萍”时期的股票,一栋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式建筑;毛泽东同志两次视察时看炉火的平炉炼钢台,号称“中国钢铁第一门”的历史遗址西总门等。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就像一张张漫卷着历史风云的大背景,衬托着临钢改革的大舞台。
百年临钢的原型大冶特钢是近百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改革改造,从实业报国到特钢强国”的企业发展史。一百多年前,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创办了“汉冶萍”公司,建起了堪称当年“亚洲第一”的两座大高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两次视察这里,发出了“办大办好”的号召,老企业焕发了青春,建成了国内重要的特钢生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和改造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创造了许多中国军工和航天用钢的“第一”。
长篇小说《钢的城》,正是截取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发生在这座百年钢铁企业历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性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和发展历程,向广大读者深刻地解读和形象地诠释了临钢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改革人生和精神风貌,彰显了这座百年企业的精神文化。当小说中的新任总经理易国兴来到临钢后,向全体干部倾吐:“我易国兴如果后退半步,您就让我淹死在改革的大潮中!”同样,接替易国兴的新临钢总经理俞钢,来到临钢后,怀抱着“我们要让临钢重新成为中国特钢行业龙头”的坚定信念,建成了汉冶萍历史广场,重塑了张之洞的铜像,新增了盛宣怀的铜像。
这些深深植根于百年企业历史文化沃土的改革精神和报国情怀,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化表现力,也深化了小说主题,它穿越时空,贯穿全篇,承载着家庭希望和国家梦想,照亮了一个个为之奋斗的人生。
揭示了国企改革的真实意义
透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发展中,临钢既有优良的传统、优秀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三老”问题,即老设备、老机制、老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临钢历届领导和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上作了不懈的努力。从更高层面来说,临钢的改革肩负着党和国家、民族的使命,意义重大。就在这时,小说中的易国兴来到了临钢,由于观念、认识和经历的不同,在处理临钢改革和改造的问题上,难免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小说把这些矛盾冲突写得扣人心弦、精彩生动。
例如,以党委副书记冯为泰、副总经理祝大昌为代表的临钢高、中层干部,一方面他们积极投身改革,支持易国兴的改革,并身体力行地抓管理、堵漏洞、攻市场;另一方面又出于对临钢的感情,担心有些方案脱离了实际,会伤害了临钢职工、伤害临钢特钢品牌,由此与总经理易国兴发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同时,作品中的关键人物,临钢总经理易国兴也是矛盾的。我认为作者写易国兴,是写得很成功的,写出了一个真正的改革家。易国兴有很多新观念,既有敢作敢为、锐意改革、善于管理、严于律己一面,履职的第一天就深夜“微服私访”,一下子抓住了管理漏洞;同时,他又有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一面,为了短期的效益,他不计后果地改优钢炼普钢,拆掉了中国特钢技术研究的钢研所,造成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流失。
但他既是个人的,又是国家的。他常常说:“现在是企业经理负责制,如果改革进行不下去,我易国兴没法向上交代。”当临钢的效益有了转机的时候,他兴奋地把大家拉来撮一顿;当199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易国兴也对自己改优钢炼普钢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所以作者笔下易国兴不是孤立的,也和临钢的几万名职工一样,在这场改革中也有所得、有所失,也经历了一场浴火重生的改革人生。
这些典型的改革人物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评,甚至有的读者说,如果当年引领临钢改革的不是易国兴,临钢可能就不是这种样子了。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有的过去也许不对的东西,今天看起来是对的;有的过去也许对的,今天又不对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历史的人物,改革本身就是在曲折探索中前进。小说中的新任总经理俞钢正是在不断总结临钢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深入探索、锐意改革,带领新临钢走向了新的辉煌。
与此同时,作者的笔触并没有仅仅停止在企业内部改革,而是通过改革中人物命运沉浮的主线条,串起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阶层,展示了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内部改革与外部发展变化千丝万缕的关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小说正是通过这些矛盾冲突、矛盾心理的描写,客观冷峻地揭示了国企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我们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再现了钢铁工人的真情义
临钢改革的主体是临钢的广大职工。小说由一对普通职工的婚礼折射出临钢改革的序幕,作者运用神来之笔,把职工面临改革的矛盾心理描绘得入木三分。“由于百年老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样好日子,却要过一天少一天……”但是,临钢的工人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对改革充满了希望。新娘吴回芝依然起了个大早,张罗着她当新娘要穿的大红棉袄,一双上海产女式皮鞋,两床贴有喜字,金色丝线绣着龙凤呈祥和鸳鸯戏水的棉被,当然还少不了“两转一响”:一台缝纫机、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一台录音机。
然而,临钢改革就像一场风暴,当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它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当真正来到面前的时候,许多职工又是猝不及防、受到强烈震撼的。但是,痛定思痛之后,许多职工终于想通了:“与其等死,倒不如投身改革,闯荡一番。”由此,小说向我们展现更多的是一些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悲壮而豪迈的场景。特别是平炉分厂的那场下岗的“散伙宴”上,一群被炉火熏烤得身上留下伤疤的工友,此时聚在一起,没有眼泪,只有情义。留岗的职工把仅剩的班组平时积蓄的一点钱分给下岗的职工,下岗职工纷纷把还没用完的一元、两元的饭票掏出来留给在岗的职工,共同地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小说通过这些深入心灵的细节刻画,真实地还原了临钢人宽厚善良、有情有义、坚韧不拔的品质,再现了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品质和精神,不管是在岗的职工,还是下岗的职工都找到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新途径。大多数临钢人放弃抱怨,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相互帮衬、奋力崛起,干出了新事业。同时,小说也不乏对那些乘改革之机,发厂难财、投机钻营的个别丑恶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暴露。
许多读者说,这部小说是越往后看越好看。我想,正是这些人性的光彩,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人们眼中看到的临钢改革,不是一场哭哭啼啼的改革,也不是一场慷慨激昂的偶像式的改革,而是一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改革,是一场激励来者、启迪后人的改革。
(作者系大冶特钢原宣传部副部长兼《冶钢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