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画 李卓颖
文学出版有大小年,但写作的力量不会停滞。当我们坐下来回顾2023年的文学出版时,我们谈论的是选出一份年度好书榜,更期待通过有限的20本书,它们的语言、题材、思维,触动读者打开更广阔的阅读视野。
所有的书单都自带偏见,从月榜到年榜,我们总在文学性和时代性之间游走徘徊,我们并不在意所谓的平衡,也知融汇两者的佳作难得一遇,更多的是希望在一份榜单里,它们各擅所长,它们同理共情,它们有各自的光彩。
读者和出版社的声音告诉我们,那些月榜有很强烈的文学气质,年榜更是如此。我们理解的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偏爱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在更大的世界里,个体隐于无名,需要出色的作家去发现和勾勒,好的写作能够从单一的个体身上看到多样复杂的时代。就像《多谢不阅》的作者所言,“只要世上还有貌似必须要写的事,只要读者(作者也是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必须重写这些事的心,书籍就会一直存在。”
书籍一直存在,阅读一直存在,我们从未怀疑。知限度而不设限,一书一阅犹如我们拥抱着最小的海。在一年开端发布这份年榜之际,也看到许多出版社陆续预告新一年的重磅新作,读者们则重振新的阅读期待。这三者像是回音壁,循环往复在书籍中尽最大所能制造回响。
现在,不如来聆听一下这20部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年度回响。
虚构类
《鳄鱼》
莫言 /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不以现实主义手法直写反腐,而是以鳄鱼为象征,探讨人的欲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多了一些寓意和阐释空间。
《河山传》
贾平凹 / 著
作家出版社
承袭了世情小说、笔记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传统,以时间为经,人物与事件为纬,以两个代表群体的命运书写国家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换届》
张平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小说直面现实,在错综复杂的较量种,刻画优秀干部在生死淬炼中的迅速成长,反映了民众对良知和人性的真诚呼唤。
《无尽的玩笑》
[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 著
俞冰夏 /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文学标志性的反讽,到了作者这里变成了“反—反讽”,一种极度真诚的行文风格。它的出现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威胁,更是一种诱惑。
《西线归来》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 著
代悉 /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尽心竭虑所要表达的,也是他直面的精神困境:战争何以成为无法挣脱的黑暗之手,永远地勒住了归来者命运的咽喉?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
[法] 欧仁·尤内斯库 / 著
黄晋凯 宫宝荣 桂裕芳 等 /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尤内斯库虽说是荒诞派,在写作手法上却近乎写实派,他自己也一度否认自己是荒诞派,但荒诞可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写实?
《明亮的夜晚》
[韩]崔恩荣 / 著
叶蕾、叶蕾蕾 / 译
磨铁·台海出版社
在不同城市的流转之间,四代女性似乎总在相聚又别离的路上,而那些历史的云烟也随之漂浮,历史所遗留的创伤也被治愈着。
《多谢不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 著
何静芝 /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一直不断追问“语言”“文字”与“内在记忆”之间的关系,留给我们了一条可以深潜入文字和记忆的小径。
《宛转环》
慕明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像《红楼梦》那般,把世界“编织”成文。在传统文化和科幻元素的融合中,对于复杂人性的精细雕琢也使文本在横向打开的同时拥有了纵深感。
《最小的海》
叶昕昀 / 著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她的人生像她的小说一样,被命运的大手推着向前。她不必再当一枚螺丝钉了,或许她已经寻到了自我认知意义上的更好生活。
非虚构类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杨苡 / 口述、余斌 / 撰写
译林出版社
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日子”,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
《西高地行记》
阿来 /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这本书收获是什么?就像阿来走了一天看了一天的植物,坐下来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他说收获就是“这些花朵,和这神秘的不明白”。
《澡雪春秋》
何向阳 /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她选取了小而深的切口,给出独到之见,温和而不失锋利,既有“论”的阔达,也有“证”的详实,见当下,更见自我。
《丝路:行走的植物》
沈苇 /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敛翅低飞,束身站在大地之上,与植物约会,倾听和细察,诘问与考证,开始言说丝绸之路上的这些古老精灵。
《东京梦寻录》
夏坚勇 / 著
译林出版社
作者并不执着于发掘历史不为人知的部分,而是擅长深入历史细部,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精确地剖解在历史舞台上依次登场的各色人等。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 著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是来自奋斗者真实的声音,也是在近年来非虚构写作中所见不多的真正平视生活,不因为其浮光掠影而夸饰,不因为其苦痛挣扎而贬损的声音。
《县中的孩子》
林小英 /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 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的困境。
《契诃夫传》
[英]唐纳德·雷菲尔德 / 著
徐菡 /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写在某种程度上正应了契诃夫曾对朋友说过的话:我的一切迟早要为人所知,我没有理由为自己的过去感到害臊。
《我以文字为业》
[美] 厄休拉·勒古恩 / 著
夏笳 / 译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写作就像园艺,想象力是最好的工具,勒古恩深刻地切入阅读现状,回应质疑,打破困境,我们得以窥见一位伟大作家的成长之旅。
《巴学园的父亲》
[日]佐野和彦 / 著
田建国 杜勤 顾振申 邓俊玲 / 译
乐府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
当今天的教育者或家长在面对爱发脾气、好动不专心、行为举止特殊的孩子时,如果感到困扰,那么不妨来看看小林宗作的回答。